注释
待敌之可胜:指等待敌人有可能被我军战胜的机会。
修而保法:修明治
,严明法度。
战胜不忒:忒,可以译为“差”或“差错”
为胜败之政:政,主宰。这里指成为支用兵胜败的主宰。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胜兵,打胜战的军队。先胜,这里指事先取得必胜的形势。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打胜战的军队总是事先取得必胜的形势而后才向敌国宣战。
在敌:在于敌人,引申为决定于敌人。
决积于千仞之溪:仞,我国古代
度单位,一仞为七尺。溪,山
。
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度产生于土地的广狭,土地幅员广阔与否决定资的多少,军赋的多寡决定兵员的数量,兵员的数量决定
队的战斗力,
队的战斗力决定胜负的优劣。所以胜利之师如同以镒对铢,是以
大的军事实力攻击弱小的敌人;而败军之师如同以铢对镒,是以弱小的军事实力对抗
大的敌方。
明的指挥员领兵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决开山涧的积
一样,这就是军事实力中的“形”
不能使敌之可胜:使,使。不能使敌之可胜,这里指不可能
使敌军提供被被我军战胜的机会。
明日:睛很亮。聪耳:耳朵听觉很灵。
不可为:为,求。不可为,不可以
求。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见,预见。见胜,预见到胜利。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为一般人所能预测到的胜利。
藏于九地之下:九地,极的地下。“九”是虚数,古人常把“九”表示数的极
。藏于九地之下,指把军队隐藏在很
很
的地下,使敌人莫测虚实。
善之善:好而又好,最好的。
守则不足:兵力不足时应着重防守。
形也:这里的形是指由军事实力而造成的形势。
动于九天之上:动,发动,这里可引申为攻。动于九天之上,军队
攻如同从天而降,既
其不意又势不可挡。
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打败战的军队是因为先打战而后谋求胜利。
在己:在于自己,引申为决定于自己。
攻则有余:指兵力充足有余时才发起攻。
度:度量,这里指土地幅员的大小。
先为不可胜:为,造成。先为不可胜,指首先造成一不被敌军战胜的形势。
举秋毫不为多力:秋毫,指能举一件毫那样极轻极细的事
。举秋毫不为多力,指举一件像毫
那样极轻极细的事
不能算是力量大。
以镒称铢:这里比喻胜兵对败兵的力量相差悬殊,胜兵的实力占有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