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和奴隶、因此,老挝的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不但存在。而且越演越烈…”
“你们抓住了阶级分析、阶级斗争,就抓住了革命的根本问题。”周恩来放下笔。他的工作作风是“先当学生,后当老师”他对段苏权的汇报是满意的。根据这个汇报,周恩来在第二天召开的三党会议上,重点讲述了阶级分析的问迈。他讲话的大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问题是要有一个正确的阶级分析。民主改革是进行革命战争的基矗民主改革的工作要分俩步走。开始时,政治上的打击面不宜太广,政策要宽一些,实施步骤也不宜大急。要深入一两个村子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和制定依靠谁、团结谁和打击谁的阶级政策。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找几个村子进行民主改革的试点。在试点中可以进一步修改我们的政策,使它更加适合实际情况,并逐步推广。首先应在巩固的根据地进行,然后,随着军事形势的发展,在今后的三五年中进行这一工作,这样才能掌握基本群众,孤立少数坏分子。到那个时候,打歼灭战就容易了。
老挝在抗美救国的斗争中,进行了一些民主改革的工作,后来实际是实践了周恩来的想法和意见。
段苏权就老挝抗美救国战争的作战问题又回答周恩来提出的一些疑问后,周恩来立起了身。
总理有这样的习惯:听汇报时坐着,坐多久都稳稳不动,或记录,或注视对方,表示出尊重和重视。一旦立起身。那就是要谈意见了。
“苏权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汇报,我现在心里清楚多了。”他在屋中轻踱几步,左手解开衣襟扣,说:“老挝是一个南北狭长的战场,分上、中、下寮,地形不同。敌人兵力不足,在这种地形分割下战线不可能是绵亘正面的。各个作战方向将独立形成一个局面;各个方向上的敌军,将形成一个个孤立的集团。这极有利于我们各个歼灭敌人。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自己…”这位领导过”八·一”南昌起义,从红军时期便担任军事部长,协助毛泽东制定过千百次战役计划的被举世公认的优秀军事家,在分析过各种何况后,极富战略眼光地指出:“战争初期,必须把北寮战场抢到手,要先敌抢占。”
周恩来对老挝战场前后谈了四条意见,停下来,神色严肃,显然是在思考什么重要的问题。
“苏权同志,你汇报中谈了中、越、老三方关系问题,”周恩来声音转低,他在强调一个间题时才会将声音放低。
“从整体上你怎么认识这个问题?”
段苏权没有马上回答。不是没想透,而是考虑用什么样的话来简单明确他说出想法。
“抗美第一,团结第一。努力协调,积极疏导。”段苏权一边思索一边回答。、“好,有这样的战略眼光就好。抗美第一,团结第一。”
周患来赞赏地点点头。他来河内,已经知道越南《人民报》用显著篇幅登载历史上越南民族英雄抗击“北方侵略”的文章,段苏权也讲了中越双方在老挝发生的某些不愉快的事情,总理曾有所担心忧虑。怕我们的工作组与越方在老挝产生矛盾而影响老挝乃至整个印度支那的革命事业…段苏权的回答使他放下了心。
周恩来沉吟片刻,一手叉腰,一手抚着下颏说:“从目前情况看,即使我们出动大批军队援寮,越方部队和顾问履行国际主义义务,支援老挝,他们会留下来与我们并肩战斗。因此。在将来处理好三方关系是一个极重要、极复杂的问题。非有战略思想不可。”